垂直风洞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,首先,风洞具有良好的密封性,能确保气流的运动满足飞行需要。其次,风洞底部是略有弹性的铁丝网,其下有3台鼓风机。通过风洞外的控制室,鼓风机可以在瞬间为风洞提供较高时速达到250千米的大风,一般而言,时速180千米的风力就能将一个成年人稳稳托住。 [2] 拉脱维亚Aerodium公司设计的垂直风洞机将空气加速的技术应用于民众体验和表演,终于让“空中飞人”变成了现实。这就像是不用降落伞进行空中跳伞一样刺激。风的力量让人们实现了自古以来的梦想,那就是不借助翅膀或者其他设备就能在空中自在地翱翔。风洞的风速可以在瞬间达到20公里/小时,能稳稳得托举住“飞人”。 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风洞科技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,较初用于培训宇航员和飞行员适应空中的失重状态。Aerodium垂直风洞机就是这一科技的结晶,把技术用于娱乐体验项目。在空中飞翔,听起来仿佛有点吓人,但却**安全。 在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上,Aerodium公司的团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,为观众贡献了一场**的飞翔盛宴。来自拉脱维亚的专业飞行人员在25米高的风柱上进行表演,让**观众领略了他们高**的技艺。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屏住呼吸,目睹了人类的飞翔梦想变成现实 没有翅膀的人,如何让能平地飞起?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。没有翅膀的人真的可以“飞”吗?2010上海世博会上,拉脱维亚馆的“垂直风洞机”让观众大饱眼福,他们真的看到了人是如何从地面飞到空中。 在拉脱维亚国家馆内,有一个玻璃制成的垂直风洞机,风洞是人工产生和控制的气流,以模拟*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,风洞科技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,较初用于培训宇航员和飞行员适应空中失重状态。但在拉脱维亚馆内,通体透明的“垂直风洞机”给各国参观者带来互动性、体验性较强的“空中飞翔”表演。 拉脱维亚馆5月26日正式开馆,是世博园内最后一个开馆的国家馆,拉脱维亚馆没有让游客失望,“空中飞翔”表演让游客一饱眼福,就在开馆当日,拉脱维亚**东布罗夫斯基斯也兴致勃勃的体验了一把高空飞行,在特技演员的帮助下,东布罗夫斯基斯**飞离了地面,周围立即传来一片喝彩声。在“出舱”后,东布罗夫斯基斯**表示,这种体验很不错。 拉脱维亚馆的负责人介绍说,这个垂直风洞机是由拉脱维亚Aerodium公司建造,他们把实验室里的科技试验项目生动的介绍给了公众,而且让游客们还**会亲身体验到这种“快乐的科技”。拉脱维亚馆每天将从游客中抽出幸运儿,他们将在工作人员的培训后亲身体验“空中飞人”的惊险与刺激。